2017年12月11日 17:59 来源:中国侨网
中共十九大昭示,中国进入一个新时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作出的贡献,新的高度在砥砺奋进中积累、质变。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今,新的征程已经开启。
“‘侨’这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发起后,海内外侨界踊跃来稿。一篇篇优秀征文陆续与大家见面,共同讲述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眼中、心中的新时代。
——编者按
侨声遍五洲 心怀中国梦
陈靖夫
还记得小时候在成都,小区里偶尔有借地装配进口自行车的外国人,总是为周遭邻居所稀罕。那时少有人出过国,也没见到过太多外宾来访中国这西南一隅。多年后的今天,离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仅一年之际,不用提接踵而至在华工作、学习的外国友人,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也已遍布四海。
近年来,我有幸随学校、或因公派到过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其中既有颇受追捧的旅游目的地,也有游人罕至的遥远国度,在这些地方或因工作之需、或因机缘巧合,我曾走访过一些在当地旅居创业的华侨同胞。其中有在巴西筚路蓝缕的企业家,有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休后侨居巴黎的国际职员,有在百废待兴的利比里亚经营中餐馆的东北大姐,也有在纽约联合国发展机构一线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官。
他们背景各异,来自不同的省份,走向不同的国家,又因不同事业机遇落脚于异乡,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都看到了萦绕在他们心间的中国梦。
2014年,在中国九校联盟的组织下,我代表北京大学参加了一个中国高校学生到巴西交流的项目,赴巴西圣保罗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学习考察。受圣保罗地区的治安条件和自身葡语能力所限,团队成员平日仅参加既定考察行程,一天结束后便在驻地休息,难以独自脱团领略巴西第一大城市圣保罗的风情。然而,巧的是在我校派出的四人小队中,领队H老师是一位研究巴西的教授,精通西葡两语,又曾结交巴西华侨领袖。在团队夜归之后,他便带着我同一位师妹,披星戴月走入圣保罗的夜色中,去拜访他的华侨朋友们。几日里与圣保罗侨胞们把酒言欢,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一家火锅店里认识的Y总。
Y总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于我国中部的一所知名高校,几经职场历练,被所在的公司派往巴西开辟市场。为总部立下丰功之后,Y总也决定留在圣保罗成立自己的公司,助力华资企业在巴西开疆扩土。我认识Y总的时候,他刚牵头成立了一个联系在巴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民间协会,并依托这个平台推动在巴华商、中资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流联络。
一天,Y总邀请H老师为协会成员分享他关于巴西的研究心得,事毕之后,便把我们一行带到了位于圣保罗人大道旁的一家火锅店大快朵颐。酒过三巡,汤锅里冒出的水汽已浸润透了南美洲干燥的冬夜,Y总和座上一位做大豆生意的华商便聊到了全球大豆生产格局:当今世界大豆产量美国、巴西居一、二,中国、阿根廷徘徊三、四,但产量合起来不到巴西的一半。虽然大豆并非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几句话之间,话题已从大豆市场份额聊到了国家粮食安全。中国是人口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已不仅仅在于满足14亿人生存所需的口粮,而逐渐地转变为老百姓对更好饮食水平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拓展对外贸易无疑是解决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助推器,这些在国际市场上开拓奋进的华商们,则在改革开放这一盘大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平日里,他们可能都是在异国各行各业孜孜打拼的生意人,但推杯换盏之后,聚拢人心的还是他们心中日夜牵挂的中国。
就在我随团访问巴西的几个月前,习近平主席访问了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并发表重要演讲。访问结束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合作协议,中国首次有计划地向教科文组织派出专业研习人员。经过层层筛选,我有幸入选第一批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实习人员,并于2015年夏天抵达巴黎开始工作。初到巴黎,既不会讲法语、又非国际关系专业科班出身的我,一时摸不到国际组织的门道。正在沮丧之时,在校友会上认识的一位曾供职教科文组织的Q前辈把我引进了门。
Q前辈60年代毕业于北大西语系,在国家某部委工作几年后被派驻巴黎,并于90年代初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核,成为了教科文组织负责外联事务的国际公务员。我偶遇Q前辈时,她刚从教科文组织退休,侨居巴黎。校友会活动几日后,巴黎渐入初秋,我趁Q前辈回教科文组织办事时约她到楼下咖啡厅茶叙,想借此机会向她请教在这里供职多年的经验心得。虽然Q前辈从我校毕业时,我的父辈才呱呱坠地,但我们对母校共同的情感寄托却很快将彼此的话匣子打开。
忆及往事,Q前辈感叹她考入教科文组织的时候,中国的影响力、中国籍职员的数量在教科文组织都不大。得知我们这一批共有20名大学毕业生由国家选派到教科文组织总部及各地区办公室研修实习,Q前辈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主动向我讲起了她在这里二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并特地介绍我去联系了那时仍在教科文组织供职的中国籍职员,向他们学习取经。
可以想象,二十年前,中国在国际多边体系中尚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虽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其在整个联合国系统中的话语权还难以与泱泱十余亿人口相匹配。二十年后,在我们这20名毕业生被派往世界各地时,中国已经是当今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重要支柱,中国智慧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着新的方案,中华民族则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这二十年国际地位快速提升的背后,Q前辈这一代中国籍国际公务员功不可没,他们曾是中国声音走进国际组织的先遣队,而如今又用他们的经验和人脉推动着新一代中国青年走向国际组织,去实现新时代的中国梦。
在巴黎为期一年的工作结束后,我申请到了一所美国大学的国际事务硕士项目,专攻国际组织和联合国研究方向,又回到了阔别一年的校园。2017年初夏,一个与联合国维和行动部合作的研究课题把我带到了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十多年前利内战结束后,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在这里执行任务至今,并将于2018年初撤离利比里亚。在这个背景下,为了考察联利团撤离计划的包容性,我们一行四人走访了利比里亚多个市县,采访了社会各界的利比里亚人。调研之余,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在首都蒙罗维亚的一家中餐厅的一顿午餐。
面对在利艰苦的工作环境,我尚可承受,但对中餐的想念,却是与日俱增。终得一日,听说离我们在蒙罗维亚驻地车程仅二十分钟的地方有一家中餐厅,我便叫上司机,拉上同伴一人,当即开车到了那里,准备点上几道好菜解解馋。也许已经过了饭点,餐厅里几乎没有其他食客,老板放下还播着国内时下热门电视剧的平板电脑,走上前来招呼我们。几句寒暄之后,我点好了菜,便到一旁和老板唠上了嗑儿。从聊天中得知,老板大姐来自东北某省,很多年前就出国做起了餐饮生意,主要服务在外的中资企业和国内来的访团。这几年中国政府和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增多,人员往来也随之频繁起来,她便来到了利比里亚谋生。
海外的中餐厅,我见的倒是不少,但在利比里亚这样一个正在走出内战阴影的国家开中餐厅,我的确闻所未闻。然而,听到老板大姐这么一讲,再想到驻地不远印着“中国援助”标志的利比里亚议会大楼,以及下乡时走过的中国基建公司铺设的公路、路过的中利农业技术合作基地,我一下明白,在中国大举支援投资非洲的大局下,中国访团频繁赴利,大姐的餐饮生意还是颇有潜力的。在自身取得改革开放举世瞩目巨大成就之后,中国近年来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投入和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不仅积极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各项维和行动,还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平安全等优先领域大力推进中非合作。
如果说国家援助项目、国有企业投资是中国援非投资的主力军,那么像这位东北大姐一样的在非华商也是中非关系向好发展的出力者和受益者,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充满机遇的非洲大地上实现着自己的中国梦。
从利比里亚回到纽约后不久,我受北大校方委托,联络在纽约联合国系统工作的校友,并采访其中几位代表,以向在校生分享他们在联合国的工作体会,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到国际组织工作实习。几经策划准备,我和学校的团队选定了六位校友代表,他们毕业于不同年份,来自不同院系,目前也就职于不同的联合国机构,虽然他们其中大半都已是在联合国系统工作多年的老兵,但第一位接受我采访的,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仅比我年长几岁的Z师姐。在接受采访的一小时里,Z师姐从一个联合国机构职员的视角,带我领略了她所看到的中国的发展。
Z师姐在我入学那一年毕业,秉着对环境问题的热忱来到了纽约攻读硕士学位。在完成了近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后,她得到了一个在联合国某发展机构工作的机会,主要负责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采访中,我请师姐分享一些她在工作中遇到的有关中国的经历,她便跟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当她还在负责一个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系列会议的时候,每当人们提及中国市场象牙需求对大象保护的影响时,她作为一个中国人都多多少少感到有些愧疚。但一年之后,新一轮会议开始前一个月,中国国家林业局出台了中国禁止象牙进口的相关管控措施,顿时在整个联合国野生动物保护圈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后在当年的会议上,再次提到象牙问题时,Z师姐就收到了同事们赞扬的眼光。再后来,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大使出席了联合国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高级别会议,向国际社会宣告了中国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制品买卖的决心,也展示了中国近年来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种种成果。
这一次次改变,让中国从一个在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上屡受指责的国家,成为了该领域的榜样,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中国已逐渐成为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想,对于Z师姐这一代在进入国际组织任职的国际公务员来说,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的中国梦,也是他们践行国际主义精神的动力源泉。
广大海外侨胞分布于不同国家的各行各业,凭借一技之长在异乡打拼出一番事业,又发挥自己的专长优势成为联通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桥梁。在我国侨务工作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这些身居他乡却心怀中国梦的海外侨胞们,将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力量。
【作者陈靖夫,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