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侨务 > 正文

巴西设中国移民日 台山建银信纪念公园引粤侨关注

2017年08月19日 21:53    来源:中国侨网





海口埠银信博物馆。陈骥旻 摄

  中国侨网广州8月19日电 题:巴西设“中国移民日”、台山建银信纪念公园引粤侨关注

  记者 郭军

  近日,巴西国会众议院和圣保罗市议会分别通过相关议案将8月15日设为“中国移民日”,自此,8月15日成为巴西华人的节日,消息传来,巴西侨界尤其是占多数的粤侨无不欢欣鼓舞。与此同时,与巴西万里之隔的广东台山,三万余台山籍巴西侨胞的家乡,一座风格独特、以侨批银信为主题的纪念公园也于近期落成对外开放,吸引了海内外侨胞的目光。

海口埠的商号。陈骥 摄
海口埠的商号。陈骥旻 摄

  巴西侨胞广泛融入当地社会

  中国驻巴西大使李金章在出席巴西众议院设立“中国移民日”活动时指出,200多年前,一批中国茶农远渡重洋来到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为当地民众带来了茶叶种植技术,也翻开了中国移民巴西历史的第一页。此后,大批华人先后踏上巴西土地,凭借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在陌生的环境中谋求生存,站稳脚跟。时至今日,华人华侨在巴西的数量从最初的200多人变成30多万人。他们不仅将中国文化带到巴西,而且积极融入巴西社会,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中巴经贸和人文交流发挥了难以替代作用。

海口埠。陈骥旻 摄
海口埠。陈骥旻 摄

  “巴西设立中国移民日,将增进中巴两国的合作关系,提升华人在巴西社会的地位,也会优化侨胞的生活和生意欢迎,这对我们侨胞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巴西巴中工商文化总会会长、巴西广东同乡总会名誉会长李浓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李浓忠的父亲上世纪50年代移民巴西,最初在华埠开武馆为生。20年后,李浓忠本人也来到巴西,至今已40余年。他告诉记者,随着中国的强大,华人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中巴经贸合作和友好往来不断深入,如今,巴西社会各阶层普遍对华人比较友好和尊重。

银信。陈骥旻 摄
银信。陈骥旻 摄

  “华人早期来巴西都很苦,很多是向亲戚朋友借钱买船票出洋谋生。他们多数以做小生意起家,那时巴西人都特别喜欢吃广东人做的角仔,很多广东人都是做这个起家。”李浓忠回忆道,“那时虽然苦,但华人很勤劳,当地人每天工作8小时,我们华人要12个小时以上。”凭借自己勤奋和聪明,他们的生意由小到大。

  如今,巴西华人普遍经济条件都不错,老一辈华侨的子弟大部分都已受过高等教育,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不少人从事律师、医生等受人尊敬的职业。与老一辈侨胞不同,最近25年来巴西的新华人华侨多数都从事进出口生意。

银信纪念柱。陈骥旻 摄
银信纪念柱。陈骥旻 摄

  侨胞在巴西本地受人尊重,与当地华社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回报社会密不可分。李浓忠说,“我们社团每年冬天都会捐款买食品,通过市政当局分发给当地的穷人。巴西社会治安不大好,特别针对华人的打劫时有发生,为此,我们还与圣保罗警察局联系建立安全委员会,定期开会,检讨安全防范措施。”此外,华社还会经常做些活动,向当地社会展示针灸、旗袍、舞龙舞狮、书画等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当地人的欢迎。

  华人足迹遍布拉美 贡献卓著

  早年广东华侨出洋,拉美是其中一个重要地目的。古巴、巴西、秘鲁、智利当年都留下了大量华工的足迹。华人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也被当地社会铭记。

银信。郭军 摄
银信。郭军 摄

  据有关资料介绍,历史上曾经有约12万契约华工苦力进入古巴从事甘蔗种植等工作。数千名华人还积极参与古巴革命运动。1931年在哈瓦那纪念华人参与古巴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十年战争”的纪念碑上,刻着古巴政治家的一句话:“没有一位古巴华人是逃兵,没有一位古巴华人是叛徒。”

  在古巴革命58周年国庆招待会上,古巴驻广州总领事伊莎贝尔·苏亚雷斯曾说,“古巴人血液中流淌着非洲人、西班牙人和中国人的血。”

银信博物馆内展出早年出洋华工照片。郭军 摄
银信博物馆内展出早年出洋华工照片。郭军 摄

  在巴西,如今有30万侨胞,其中粤籍侨胞占多数,而这其中台山籍侨胞又占了大头。据广东台山外事侨务局统计,目前,祖籍台山的巴西侨胞超过31000人,其中仅端芬镇就有2100余巴西侨胞。

银信博物馆内展出的展品。郭军 摄
银信博物馆内展出的展品。郭军 摄

  巴西设立“中国移民日”令当地侨胞欢呼鼓舞,而在当年不少巴西等拉美侨胞出洋的始发地广东台山端芬镇海口埠今年也迎来蝶变重生,受到海外侨胞的广泛关注。

  昔日台山人出洋第一港——海口埠蝶变重生

  记者18日在海口埠采访时了解到,始建于160余年前的“海口埠”,曾被台山人视为当年出洋第一港。

  海口埠见证了当地商贸的繁华与衰落,也见证了老一代华侨的出洋史。由于水上交通十分便利。当年,不仅粤西有水东船运载廉江牛、水东油、阳江猪和杉木前来贸易,来自香港、澳门、广州等地的渡船也经常在此停泊。上世纪中叶,随着台山人出国不断增多,海口埠迎来鼎盛期。

  据介绍,海口埠包括了多条街道,在最繁华时吸引了近千人居住,120多间商号,金铺头、银号、杂货铺、洋货店、药材铺、茶楼、酒店、杉行、水果店等等,囊括各行各业,购销十分兴旺,附近圩场都来这里提货。

海口埠历史图片(资料图) 端芬镇镇政府供图 摄
海口埠历史图片(资料图) 端芬镇镇政府供图 摄

  便利的条件催生了发达的银信业。在海口埠最兴旺的西隆街,短短500米长的街道,就有万丰银行、钜信银号、永茂银号等6家银号,有“银行街”之称。

  银信又称侨批,是中国海外华人华侨给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银信自19世纪初开始,并大规模盛行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基本终结,历时150余年。银信业是台山百年来的特色,2013年,侨批(银信)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是五邑地区与世界各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也是重要的世界记忆遗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海口埠旧码头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轰炸后,只剩一个土坡和一棵大树。如今海口埠仅人口200多人,在海外的华侨比村里的人还多。今年初记者首次来到海口埠时见到,与昔日的繁华景象相比,这里已经冷清不少,不过,许多当年的历史建筑历经百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

  为活化利用这条古驿道,在广东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下,今年以来,台山对海口埠进行了系列修复和改造。时隔半年,记者故地重游,海口埠的蝶变让人眼前一亮。一座独具特色的银信纪念公园和银信博物馆均已建成对外开放,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纪念公园内西洋亭、古码头、观景平台、银信墙、博物馆等元素,无不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其中,20根银信柱尤其引人注目。据端芬镇党委委员李晓春介绍,银信柱统一使用八面设计,用648片烧制的银信瓷片,艺术性地展示了中国第一侨乡“台山”海外华侨银信的缘起、递送、历史作用与现实文化价值。其高低错落有序排列,按照不同主题,如劳工、留学、抗日、爱国、教育、科技等内容分别展示银信文化,而银信柱阵中圆形闭合空间的8个银信柱按照历史事件顺序排列,地面上的地图将反映五邑地区到达海口埠的古驿道,标出里程数、重要节点村落、出洋方向及到达的主要国家。

  海口埠银信博物馆是另一大看点。走进博物馆,一批批珍贵的台山银信侨批资料,让世人了解华侨出洋的历史。这是继汕头市侨批文物馆之后,广东省第二家以侨批(银信)为主题的大型国有文物场馆。

  改造后的海口埠重新焕发生机。留守海口埠的居民纷纷用通过照片、手机、微信等渠道把家乡的最新变化传递给海外的亲戚朋友,引起他们的高度关注。“以前,这杂草丛生,卫生条件很差,地方也没有发展,改造过后,环境变漂亮了,文化内涵也提升了。”一直积极参与海口埠改造工作的端芬镇端芬圩居委会主任黄耀洪兴奋地告诉记者,“我在海外的十多个同学在得知家乡建设纪念公园和博物馆的消息后,纷纷致电表示希望回来参观考察,“如今,这里每天都有侨胞和自驾游游客慕名而来。人气旺了,海口埠居民也开心了。侨胞都说,没想到家乡可以改造得这么好。”

  李晓春表示,接下来,还将启动海口埠二期改造工程,古码头前的街道将恢复古街开发,修建古商业街,修旧如旧,并建成商铺、民宿等相关配套设施,最终将开发让今人体会出洋先侨爱国爱乡的文化内涵。(完)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bet365赔率体系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