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侨”新生代 构建中外交流新“侨”梁

2017年08月09日 13:0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韩国济州岛风光。 资料图片

  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又有一批新生即将踏入大学校门。这其中,就有一些“三侨生”。

  归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被统称为“三侨生”。因为家人的原因,他们和国外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在国内接受了多年教育,中华文化已经融入他们的血脉。现在,他们将成为构建中外交流之桥的基石。

  “三侨生”不少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各地都能见到华夏儿女的身影。不过,有些华侨虽然在海外打拼,但仍把他们的子女留在国内;也有一些归侨,他们带着妻子儿女,回到祖国怀抱。据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公布的信息,2016、2017年两年,以“三侨生”身份参加高考的学生总计有近800名。据广西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信息,2015-2017年间,有超过1200名“三侨生”参加高考。

  在国内的各大高校,都有“三侨生”活跃的身影,目前在北京大学读研的杜秀青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她年幼的时候随父母赴日,16岁时又因父母工作调动回到国内。杜秀青表示:“在国内的大学就读之后,我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了,能够从中国和日本这两种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不仅如此,国内日新月异飞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也敦促着我不断进步。”

  中华文化是根基

  作为归侨和华侨子女,与普通的生活在国内的学子相比,他们原本有更多机会去国外高校深造,但最终却选择国内高校,究其原因,还是他们对自己的家国、对中华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

  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袁同学就是这样一名华侨子女。她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虽然自己有条件去加拿大读书,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还是最喜欢国内的环境,没有移民去国外的打算。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李斧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高中和大学本科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文化背景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国内完成本科教育,在文化上才能具有更多的中国背景。

  杜秀青告诉本报,高三的时候,她曾为到底是去国外读大学还是留在国内这个问题进行过一番的心理斗争。

  “那时候我的中文已经忘了个七七八八,而且国内的课业进度比日本快,我完全跟不上,那段日子其实过的很苦。”杜秀青坦言。她表示,尽管非常努力,经常挑灯夜战,但仍然很难赶上国内高中的进度。“按照我的成绩,如果去日本,能够进入首屈一指的东京大学,但若在国内参加高考,可能只能考上一个非常普通的大学。不过,我父母还是坚持让我在国内高校就读。父母认为,如果仅在国内读了三年高中就回到日本,那么对于国内的情况根本没有深入了解,也无法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杜秀青笑言,经历过高中“痛苦”的三年,自己的心脏现在已经非常强大,能积极地应对困难。

  毕业于白城师范学院的华侨子女金美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上高中时,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师对我说,如果对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文化没有充分了解,就去空谈其他民族的文化,其实是没有意义的,难以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认知。正是他这一席话,使我坚定了留在国内读大学的心。因为我感觉那时自己对于中华文化没什么清晰的了解,我想通过大学四年的积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父母已在韩国生活多年的朴璘蕙对此深有体会。她表示,自己在大学期间曾出国交换,在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交流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其实对中华文化还有诸多不了解之处,因此很难向其他国家的学生传达清楚。“首先要知己,方才能知彼。”朴璘蕙说。

  构建交流新桥梁

  李斧认为,从国内高校毕业后再来到美国的华侨、归侨子女由于在自身文化形成阶段受到更大的中华文化影响,他们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对外传播作用。

  目前在澳大利亚从事教育行业的刘天宇表示,因为自己的父母已经在澳大利亚生活了数年,自己在融入当地环境时少了很多困难,从而有更多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这或许可以算作自己的一个优势。他说:“作为中华儿女,民族文化始终是我们的根基。我在国内接受的中华文化教育已经融入了我的血脉,因此我也想通过教授汉语,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中外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是不少“三侨生”的梦想。

  杜秀青在大学期间就为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努力。据悉,她曾担任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日语口译,比赛结束后,她带领日本运动员游览了南京的名胜古迹和独具当地特色的小巷,一些原本不了解中国的日本运动员都对当地的热情好客和美食小吃赞不绝口,并且因此对中国的印象有所改观。

  “因为我的父母长期生活在韩国,我自己去探亲过好多次,对于韩国有一种熟悉感。我本身是朝鲜族,会说韩语,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我对于中韩交流事业具有很高的热情,希望将来能为两国文化交流出一份力。”朴璘蕙表示。(杨宁 李家祺)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bet365赔率体系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