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 正文

侨商于学文:积极把握机遇 愿同祖国一起成长

2017年05月19日 09:21    来源:吉林日报





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于学文。本报记者付平石雷摄

  吉林日报记者 李大川

  “我们侨商都特别爱国,都愿意与祖国一起成长。”5月15日,“侨商精英走进吉林侨梦苑”考察活动期间,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美国世纪发展集团董事长于学文先生在长春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于学文先生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曾七次受到邓小平接见,是极富传奇色彩的著名的爱国侨商。采访期间,他反复表达的是对中国未来的看好以及和祖国一起成长的心愿。

  谈印象:吉林经济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没来之前,很多人以为吉林是相对封闭落后的地方,来了之后才知道这个想法错得很厉害。”

  谈起此次来吉林考察,于学文说:“时间很短,但是印象非常深。”

  “这次在长春新区参观,感觉与沿海地区没有什么区别,有些观念比沿海地区还要先进。吉林经济很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于学文认为,吉林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对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工业基础雄厚,相比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这是优势所在。“对这一优势不应该放弃,而应该继续加强,赋予新的活力。比如长春的汽车工业就特别发达,特别是重型卡车很厉害,如果加入更多的科技含量会更加了不得。”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于学文很看好吉林农产品加工的前景。“我听中医说,长白山人参比西洋参好很多,今后要加大宣传,研究销售渠道,多写文章介绍长白山人参的好处,让更多的人都知道。”他建议,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应该更好地走出去,走向世界。

  “我对吉林经济充满信心。”于学文说。

  谈经历:你可以称呼我于博士

  于学文的经历堪称传奇。

  上世纪70年代末,于学文一手促成了美国西方石油公司与中国共同开发世界上最大的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投资十亿美元,当时这是中国最大的中外合作项目。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期间,于学文主导了中国大熊猫首次赴美国洛杉矶、纽约和旧金山等城市进行展览,媒体称之为“熊猫外交”,轰动一时。

  于学文1942年出生于江苏泰兴,青年时期到海外发展,几十年的海外经历仍然没有完全消磨掉他的乡音。谈起人生经历,他对过去的辉煌轻轻带过,更愿意发表对现在事业的看法。

  “‘一带一路’是了不起的大手笔,现在我们公司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孟加拉都有投资,就是看好‘一带一路’的前景和机会。”

  “海外华侨华人将近7000万,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独有的优势。另外香港澳门与西方相连相通,这也为中国面向世界开放打开窗口。”于学文这样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速度快的原因。

  思维敏捷、精神矍铄,从外表怎么也看不出于学文已经是75岁的老人。他的一言一行也证明他依然是个“年轻人”。

  “你可以称呼我于博士。”2007年,于学文高分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以自身经历亲自演绎了“活到老学到老”。

  近些年来,于学文已经放手把具体生意交给后辈,潜心艺术世界,著书、画画,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于学文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画作,他说:“我不是一个专业的画家,就是爱好。”

  谈投资:我对在吉林做文化产业很有兴趣

  这次来吉林,于学文是和夫人一起来的,就是要好好了解吉林,也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

  “我对在吉林做文化产业很有兴趣。”于学文告诉记者,现在自己的生意主要是在内地发展,在文化、地产、金融等方面都有建树。对来吉林投资,他最看重的是政策环境,这次考察,对吉林的软环境建设非常满意,对吉林表现出来的浓厚文化氛围也很感兴趣。

  于学文向记者介绍了自己亲自创立的“坝上春秋”艺术园项目,这是一种融合文化、地产、艺术、商业的独特商业模式,目前已经在北京、天津等地落地。

  于学文说,吉林的教育、文化氛围很浓厚,这是很好的发展基础。“我们在金融、科技、网络、创意等方面有一定资源,如果在吉林落地项目,相信一定会对吉林的发展有帮助。”

  “下次来,我要把团队都带过来。”于学文对投资吉林很有信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bet365赔率体系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