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7日 14:16 来源:青田侨报
人物印象
1968年,杨小爱出生于方山乡邵山村。1991年,杨小爱和身边的许多亲戚朋友一样漂洋过海到德国创业,从最开始的打工,到后来在科隆近郊经营中餐馆的艰难起步。
2002年,受亲戚启示,杨小爱离开发达国家德国,前往相对贫困落后的南美国家厄瓜多尔,从熟悉的餐饮业转向陌生的国际贸易业,其艰难困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她的7位姐妹也陆续登陆厄瓜多尔,创办企业,从事中国商品贸易。杨家人精诚团结,与人为善,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维护侨界合法权益,为各界所器重。
一年后,杨小爱自创“F&U”品牌,通过市场调查,她将掌握到的信息带回国内,与广州和义乌的供货商一起,探讨服装、鞋子的款式。短短几年,“F&U”成为了厄瓜多尔市场上畅销的中国品牌。
2008年,受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厄瓜多尔为保经济、保就业,开始限制进口,同时加大吸引外资投资力度,进口贸易关税提高了一倍,许多从事国际贸易产业的侨胞都受到了巨大影响,很多人干脆关闭自己的店铺回了中国。2009年10月,杨小爱敏锐地发现厄瓜多尔国家政策和市场有利于制造业,遂从国际贸易转型升级为制造业,创办“傅杨科技”企业。一年后,企业日产5万多双数百个品种的拖鞋,产品销往厄瓜多尔及周边国家。2014年,随着企业产能的不断扩大,成立了工业园,着手研发袜子生产。
在创业的同时,杨小爱也不忘团结同胞携手共进,为中厄两国合作交流作贡献。2009年,她牵头成立了厄瓜多尔青田同乡会,凝聚侨心,发挥侨力,组织起来,活跃起来,每逢国庆、春节开展相关活动。2011年11月,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厄瓜多尔国家日”活动成功举办,杨小爱挑起协会重任,身兼翻译、联络等多项工作,受到了厄瓜多尔驻中国大使的赞扬。杨小爱表示,作为旅居厄瓜多尔的侨商,协助办好厄瓜多尔日活动是其义务和责任,很高兴可以为两国的合作交流作出一些贡献。
2013年6月,“中南美洲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在厄瓜多尔召开。大会之后,巴西侨界7位侨领赴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加拉帕戈斯群岛旅游。由于风俗、法律、语言等种种误会,这7位侨领以“破坏自然保护法”被羁押,择日开庭宣判。当地电视台反复播放该新闻,惊动国际社会。大会组委会通过各种途径交涉,均无效。这时,杨小爱和厄瓜多尔华侨华人总会一起,协助中国驻厄瓜多尔使领馆,聘请当地律师,通过个人关系,纠正了法庭观点,成功解救7位侨领回到巴西,维护了华侨形象,而杨小爱也获得了中央统战部等涉侨部门的肯定。2014年11月,杨小爱邀请厄瓜多尔国家警察学院院长巴拉雷索参加由浙江省侨联举办的“友好中华·侨联五洲”活动,通过参观考察充分感受浙江经济发展活力,领略人文山水意趣,促进民间外交。
多年来,杨小爱在各项事业均风生水起的同时,始终心存善念,以己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相应的帮助。早在2007年开始,在外打拼多年的杨小爱就坚持每年回家乡青田,走入乡下敬老院给老人们赠钱送货,至今已坚持了10个年头。
此外,杨小爱还牵头成立了厄瓜多尔青田同乡会慈善基金会,把个人的慈善上升为集体的慈善,每年圣诞节都要向当地捐款捐物。连续几年,杨小爱向贫困地区送关爱,她的“长久慈善”理念引起当地主流社会关注。2013年,杨小爱由所在城市警察局局长亲自陪同,乘坐警察局巡逻艇颠簸几个小时,到一个赤贫岛上赠送拖鞋、食品等。此外,杨小爱还向当地一偏远海岛村庄的130多户贫困冢庭捐助了大米、食用油、食盐等物品,受到当地人的赞誉和感恩。
杨小爱的创业劲头和爱国爱乡精神从哪里来?这得益于青田浓厚的华侨文化,更得益于曾在苏联创业的外公——杨勉投身革命事业的历程。正是这位得到毛泽东、周恩来器重的华侨革命家外公,给了她胸怀世界心系祖国的胸襟。
浅谈“一带一路”
“每年,我们侨商都在陆地、海洋上飞来飞去,为远方的生意,也为家乡的诗意。”杨小爱说,自己总是在想,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时代的全球侨商大面积兴旺发达?答案就是,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而近几年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改革开放的升级版。“一带一路”是中国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调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中国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实现睦邻友好,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繁荣的战略举措——赋予我们浙商的使命就是“继续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杨小爱表示,为“一带一路”发挥好自身的能量,发挥好所在侨团的能量,这是侨商义不容辞的责任。自己也会当仁不让地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好中厄两国的“民心相通,互联互通”工作。
从侨商自身生存发展中感知,杨小爱认为“语言”是特别重要的桥梁。大家都知道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正所谓要“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用什么讲?用什么传?一切的塔基就是语言。语言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文化要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
“‘一带一路’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是‘五通三同’,而‘五通’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中,民心相通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根本,也是沿线各国接受、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提,而语言通、文化通对于民心相通至关重要。”杨小爱说,语言之路不通畅,其他方面也难以通畅。
所以,杨小爱建议,若要真正赢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让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当务之急,就是要抓好“语言”工作。首先,就是人加快培养“语言”人才,并注重多样化“语言”人才培养,以适应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
“‘一带一路’建设覆盖亚欧非三大洲,沿线国家和地区涵盖人口几十亿,语言和文化极为丰富多彩,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比如说,我所居住国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但又不完全是西班牙语,也有因地制宜的变调变声。”杨小爱说,在厄瓜多尔,虽然可能用西班牙语进行一般沟通,但是要真正走到当地民众中,真正了解厄瓜多尔的文化与思维模式,拉近与当地人的感情,就要用当地习惯和喜欢的语言来沟通。其他的一些小国也是这样,虽然可以用英语或其他大语种进行一般沟通,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最好能有既懂得通用语言也精通当地民族语言的专业人才。如果要求的更细致一些,就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在国内培养更多具有能源、交通、商贸、物流等专业背景的高水平各个语言人才。更要调动华侨华人社会,提供居住国语言资料库并及时更新,以满足关键语言的教学、研究、资政、兴商之需。总之,我们侨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带路”作用,还可以提供更细致的服务。
“我们这辈人的一生是幸运的,个人的发展搭乘上了祖国的高速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增加全球人民的福利,当然,首先是华侨华人会获得丰厚的利益。为此,我们侨商将义无反顾地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自己的能量。”杨小爱说。(叶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