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草如茵、花木扶疏的新加坡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晚晴园)里矗立着一座纪念“南侨机工”抢运军需物资、支援中国抗战事业的主题雕塑。这座高2米、长3.2米的水泥制艺术品,以写实手法再现了曾被历史湮没的“南侨机工”出生入死在滇缅公路运输物资的历史,借以缅怀他们支援中国抗战事业的丰功伟绩。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沿海重要港口基本都被攻陷,国际军援运输濒临断绝,前线军火供应紧张。1939年1月,新开辟的滇缅公路成为大后方唯一可与国际接轨的通道。中国政府购买的军需物资可在缅甸仰光上岸,再沿着这条公路被运抵昆明、重庆,继而运往抗日前线。由于当时的中国司机及汽车修理工匮乏,1939年2月,在爱国华侨领袖、南侨总会会长陈嘉庚的号召下,“南侨机工”陆续分批回到祖(籍)国,支援抗战,直至1942年5月滇缅公路运输被切断而遭遣散。
“南侨机工”全称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据史料记载,招募“南侨机工”的首份文告1939年2月7日见诸报端,东南亚各地(旧称“南洋”)的有志青年积极响应,报名担当汽车司机、汽车修理工。1939年2月到9月,超过3200名“南侨机工”共分15批回到中国支援抗战,当中9批从新加坡出发,经海路抵达越南,再辗转进入中国云南。被称为“八十先锋”的第一批“南侨机工”,由新加坡大华食品公司创办人白清泉率领。
据不完全统计,1939年至1942年的3年间,滇缅公路一共抢运了约50万吨军需物资和无法统计的其他物品。滇缅公路地势险峻,这期间,牺牲在滇缅公路及滇缅战场的“南侨机工”约有1028人,1200多人在日本投降后分三批辗转返回东南亚各地,还有大约1000人留在中国境内。此去经年,“南侨机工”沉寂了近半个世纪。
2012年,在新加坡打造“南侨机工”雕塑的动议提出得到热烈响应。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怡和轩俱乐部、陈嘉庚基金及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及多名民间历史研究者的推动下,经过一年的策划、设计和制作,2013年3月4日,“南侨机工”主题雕塑在新加坡重要历史文化地标晚晴园落成。
新加坡孙中山南洋纪念馆馆长陈丁辉博士说,为“南侨机工”打造纪念雕塑,对整个社会重新认识这段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当年数千名“南侨机工”不仅只有华裔,还包括多名非华裔人士,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抢运军用物资,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新加坡二战历史研究会理事邹璐告诉新华社记者,“南侨机工”参与抗战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堪比“史诗”,但在新加坡却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直到1986年11月陈嘉庚先生的侄子陈共存率团访问云南,寻访留在中国的“南侨机工”幸存者,撰写《考察滇缅公路报告书》,才开启了这段尘封的历史。
在陈共存的倡议下,当年陈嘉庚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过的怡和轩(改建)于2008年开辟先贤馆,在其展览中以图片配文字说明的方式向公众介绍“南侨机工”参与抗战的历史。此后,新加坡华社和热心历史研究的人士也通过举办讲座、纪录片放映等形式,推动社会关注这段历史。
正是基于这样的契机,邹璐开始了“南侨机工”的研究。2011年6月,邹璐和80多名“四驱万里行”团队成员驱车重走滇缅公路,重温历史。她在此后出版的《感动的旅程——重走南侨机工滇缅路》一书中写道:“当你能够触摸一个具体名字之下的生死,你才会有深切的情怀去感受生命的意义,历史事件的意义。”
随着时光流逝,当年的英雄们大多已经离世,在邹璐的帮助下,新华社记者联系到“南侨机工”第三批队员曾清标的儿子曾长勉。曾长勉1941年出生在缅甸,曾清标从新加坡返回中国参与抗战时在云南结婚成家。
曾长勉对父亲参与抗战的事迹了解并不多,他们一家返回新加坡后,父亲一直在修理厂做修理工直到退休,很少提及当年的事。曾长勉说,记得父亲和他讲过当年驾驶卡车遭遇日军轰炸,因为及时跳车才逃过一劫。但曾清标匆忙跳车时摔断了腿,后来挣扎着爬到桥下躲避,一天一夜后被同伴发现,才捡回一条命。
在了解“南侨机工”抗战历史后,曾长勉意识到自己的父亲是一名“南侨机工”,慷慨地把父亲的证书、徽章、照片等物品捐献给“南侨机工”历史研究会作为史料实物收藏,希望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邹璐告诉新华社记者,研究“南侨机工”这段历史并没有让她感到壮怀激越,随着了解的深入,她体会更多是悲凉沧桑。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南侨机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有的无法返回定居国,有的陷入失业、贫病交加的境地却无人过问,连他们的子女也为父辈的人生经历所累,一辈子郁郁不得志。
2015年是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新加坡二战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韩山元表示,随着一系列纪念活动的展开,希望像“南侨机工”这样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群体被铭记,获得应有的肯定和荣耀。(新华网记者包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