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扑鼻的桂花香中,记者随国务院侨办组织的第二届“走基层、侨乡行”活动来到四川。在这里,在花园村与吴仲良中学,记者体会到了侨爱带来的融融暖意。
一生积蓄捐教育
“从懂事起,我就没有母亲,父亲是哑巴。我通过勤工俭学完成了初中。虽然考上了重点高中,却无力负担。吴仲良老先生把我接到吴仲良中学,高中3年期间,他负担了我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如今已是一名高中化学老师的张安全在回忆往事时,声音依然有微微颤抖。他口中的吴仲良老先生是美籍华人,是一位令人感动的乐至县名人。
如今已经90多岁高龄的吴仲良于1968年到美国发展,经营中餐馆。1986年,回乡探亲的他深受学生艰苦条件的触动,捐资办了一所小学、一所中学和一所幼稚园。从此,吴仲良就没有间断过对家乡的捐资助学。迄今为止,他已经捐资两千多万元人民币兴建了30多所学校,被誉为“川籍海外同胞助资助教的一面旗帜”。
“老先生不是什么大富豪,他捐资助学的钱是他一辈子的积蓄。”这是乐至县人都知道的事,更让人们感动的是,吴仲良自己的生活朴素得让人难以置信。在乐至,流传着好多小故事。比如,虽然已是高龄,但是吴仲良每年都会到乐至县两次,每次都是自己搭公共汽车到学校。比如,他的早餐是最简单的馒头稀饭,有剩余的饭一定会打包带走。比如,他想起自己的一杯水只喝了一半,会特意返回喝完。“2010年,老先生90岁生日,他把自己收到的寿礼捐出,重建了吴仲良中学的校门。”72岁的江绍堂是吴仲良的外甥,见证了多年来舅舅的善行,“看到自己的钱建成了这么多这么大的学校,他真的很高兴。”
100万的蝴蝶效应
“我在外面呆了16年,在很多地方都做过餐饮业。前年我回到了家乡。现在农村发展好了,自己在这里的发展机会也多了,我自然愿意回到自己家乡做点事。这次回来就不打算再出去了。”33岁的彭州市葛仙山镇花园村村民付寿林说出了村子里很多人的心声。
“花园村是汶川地震的重灾村,受灾农户100%。”花园村书记吴成聪说。国侨办和四川省侨办及时启动了“侨爱工程——抗震救灾温暖行动”和“四川灾后重建计划”,广大侨胞纷纷慷慨解囊。其中,澳门企业家汤福荣捐赠100万元人民币配合当地政府修建了“侨爱家园”。
“汤先生的100万元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是带动了人气。原来花园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是水果,但是当时销售水果没有固定场所。有了‘侨爱家园’以后,销售水果就有了集中的场所。二是有了农副产品的交易平台。三是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原来,我们要买一支烟、称一斤盐、打一斤油都要跑到8公里忧外,现在不用了。”吴成聪说,“而且,‘侨爱家园’还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平台。汤先生的100万对于私人也好、社会团体也好都起到了极大的引导作用。”
如今在花园村,“侨爱家园”的后面就是享受统规统建和国家补贴的居住户。花园式的小区让人看到了花园村农民幸福生活的一角。
“侨爱工程”暖人心
海外侨胞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时时刻刻惦念着故乡。“侨爱工程”正是海外侨胞献爱心捐助国内的工程。国侨办与各级地方政府是桥梁,把侨胞的捐赠带到有需要的地方。
四川省侨办主任周敏谦介绍,“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侨办先后实施了“侨爱赈灾行动”、“侨爱赈灾学校计划”、“侨爱赈灾就业计划”、“灾区儿童心理抚慰计划”和“侨爱工程——四川地震灾后重建计划”等,引导海外侨胞为灾区捐建学校、卫生院等“侨爱工程”项目310多个,资助了3000多户受灾农户兴建永久性住房,目前98%以上的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2011年,海外侨胞捐资5200万元人民币,为四川省贫困地区新建学校14所、卫生院8所,并资助了一大批贫困孤儿、学生。“我们努力把‘5.12’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子男转化成发挥侨务优势服务改善民生的机遇,化危为机。”周敏谦说。
今天,震后四川的土地上,处处都流淌着侨爱的温暖。(海外网)